在社群平台與短影音當道的時代,許多人不斷喊著「部落格已死」,甚至直言「誰還願意慢慢看文章?」然而,真相是:雖然大家的注意力被 YouTube、IG、TikTok 等平台部分分散,但有深度、能解惑、能敘事的文字內容在搜尋情境中依舊具備強大價值。對於想要透過網路提升知名度的台灣品牌或企業來說,部落格仍然是一項關鍵資產。以下就帶你了解為什麼部落格沒死,以及該怎麼規劃才能讓它發揮實質效益。 1. 部落格 vs. 短影音:各有優勢 短影音速度快、黏著度高 不可否認,像抖音、IG Reels 或 YouTube Shorts 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瀏覽。若你想快速聚焦目光或炒話題,短影音確實很有效。但這並不代表深度長文就沒有市場。 部落格內容更適合搜尋與詳盡說明 當用戶在 Google 搜尋某個特定問題,例如「如何自己在家泡咖啡」「台灣伴手禮推薦」「B2B 業務成交技巧」,結果大多出現在部落格或專業網站文章。因為人們需要更具體的知識或參考,而不是短片幾秒就略過。當你部落格能完整回答這些疑問,就很容易在搜尋結果中展露頭角。 2. 增強 SEO 與長期流量的利器…